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本文详细介绍了财务预算的50个原则。
4、人——尤其是作为中坚力量的经理层——是决定企业预算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6、企业面临的机会有两个边界: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任何企业都无法左右的外部环境,如系统性风险;相对性指由于企业管理技术不同、资源配置优劣,导致的不同经营结果。
7、资源对一个企业而言,永远是有限的!不同企业间的差距就在于资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及其程度。
8、预算目标的合理性由实现路径(目标拆分)决定:路径存在,目标存在;路径合理,目标合理。
11、财务机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角色重点在于组织和平衡,而非一味削减预算的“刀斧手”。
12、真正的企业利益保证是以“企业目标实现和投入产出最优”为唯一衡量标准,这是专业财务人员必须在观念上解决的大问题!
13、预算的刚性原则不是机械的,若确定能证明市场有产出机会,必须以灵活的预算调整机制来适应市场,弥补静态预算编制的缺失。
14、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组织目标从设定开始,就是一个不断修正和适应的过程。在确定阶段,以资源能力来调整目标;在实施阶段,以调整资源投入方式来动态地适应市场(未必调整目标本身)。
15、预算的重点在于过程控制,不仅意味着对投入必要性的过滤,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同时也表明对业务活动实施过程中“变异因素”的关注——对相关资源配置作出快速反应。
16、实现预算目标的三个关键要素:资源、路径结构、控制。控制的作用是在资源、路径结构、目标之间建立动态连接与干预。
18、实现预算目标的信息路径:以企业为核心,建立上下、左右及其内外的完整信息网。
19、传统预算管理的不解之难:财务部门如何审查并批准预算增加的要求?正解:增加预算的必要性,由业务部门负责审查,业务部门对预算调整申请作出证明。
24、预算编制要以业务预算反映各分解、支撑目标的业务活动对资源的需求;以会计语言抽象业务预算形成企业预算。
26、以变动的市场和业务来调整已编制的预算,而非以编制的预算去衡量和限制动态的业务。
29、业务部门的要求不全是需求;领导的意志不是需求;需求必须能够被证明。
30、对资源的预算控制,并非简单地就资源,控制资源,而是关注投入产出比。重点是投入的必要性,而非仅仅是否符合预算数字。
31、不仅要知道资源投入数字的正确,更要了解数字意味着什么,数字背后的业务线、不该投入的,一分不投入;该投入的,要根据财务计划督促业务部门投。
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组织的目标。36、最好的预算不是投入最小的预算,而是产出接近100%,投入达到预算数的95-98%。
38、资源是公司的,不是部门的;部门只有在预算范围内,经公司批准才可使用。
谁花钱、谁做事、谁编预算——业务部门的预算不应当、也不可能由财务部门一手包办;
逻辑规则:各业务部门的预算必须基于业务流程的顺序编制;所有编制的预算都必须列出理由和计算基础,进而变得具体、与业务直接相关;预算项目的表格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要列出项目的理由说明和计算过程——消除无效预算。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